查看原文
其他

《新闻联播》聚焦大工人,他是雄安建设者!


校友档案

芮国存,我校2001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,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工程部经理。先后参与过中央电视台新址建设、北川中学灾后重建、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建设等。

近日,新闻联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栏目《行进》系列报道将目光重点聚焦雄安建设者,而视频中对新区情况进行介绍的,就是大连理工大学校友芮国存。无人驾驶的快递送货车、不会积水的路面、超低能耗的楼房、综合地下管廊等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此一睹其风采。还未开放就被冠以“雄安第一标”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,就是芮国存和他的同事们从第一锹土一点一点建起来的。2001年,国家制定了第十个“五年计划”,计划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布局和结构,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。就在这一年,芮国存从家乡天津来到大工攻读土木工程专业。临近毕业时,班级里有许多人继续深造,但渴望看看外面世界的他最终选择了走出校园,虽然工程生活常伴风雨,但他相信,怀揣梦想,未来可期。


1

坚持: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  

2005年9月,芮国存来到中国建筑集团公司,自此开始了他的建筑之路。毕业没多久,他便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建设,在这个项目上一干就是两年多。


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建筑,所用钢材量相当于北京鸟巢的三倍。造型独特、结构新颖、高新技术含量大,在国内外均属“高、难、精、尖”的特大型项目,这一国内外罕见的设计结构为工程建设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。


令芮国存记忆犹新的是,当时他们创造了一次性浇筑3.9万立方米混凝土的纪录。2005年12月20日,北京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,4、5级的西北风不断肆虐京城。在这个寒冷的夜晚,大多数人已经进入了梦乡,但在中央电视台新址建设工程工地,几十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还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,将混凝土源源不断地卸入地泵料斗,二十台地泵和两台汽车泵一字排开,混凝土从一条条蜿蜒的泵管喷涌而出,百余名混凝土振捣手在基坑下10余米的钢筋丛林中紧张有序地操作。现场忙而不乱,场面十分壮观。


这次混凝土浇筑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,央视项目部派出了120余名管理人员参与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,芮国存便是这支建筑大军的中流砥柱之一。连续六天六夜,他每天只睡3、4个小时,在底板厚度10.9米的坑中爬上爬下,仔细检查监督,甚至去厕所都需要请假。


两年后,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迎来了对耐力的又一次大考验。时间紧,任务重,来自国家、社会的关注度高,工程建设内容多,且整个工期都在冬天,芮国存和其他建设者一起,仅用112天便完成了占地24万平方米的工程建设。当业内同行前来参观,连连发出惊叹时,他知道,这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咬牙坚持,“那些日子的确苦,但热情犹在,使命感犹在”。


十多年来,工程的艰苦、身体的劳累都没能打倒他,他一直辗转于各地施工现场,奋战在工程建设第一线,这是他对初心不变的坚持。刚走出校门时,他就告诉自己,坚持初心,从一而终。“只要带着热情做自己喜欢的事,十年磨一剑,二十年如一日,坚持,就没有做不成的事。”


十七年前,为了增强体质,一舍后面的“桃园”操场上,每天都有芮国存跑步的身影,这个习惯坚持了四年。也许就是从那时起,在大工校园里一点一点夯实了芮国存执着坚持的信念。


2

实干:踏实务实,步步前行  

大工踏实、严谨的学风造就了芮国存身上踏实、实干的气质,从他的工作中便能略见一二。


在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项目结束后,他又参与了北川中学的灾后重建工作。北川中学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重点工程,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的标志性工程。这一次,芮国存不在施工现场,而是在北京埋头组织方案设计。规划图上,处处可见他的心血,校园中部为规划水系、亲水小广场和3幢教学楼,北部设计有4栋宿舍楼,东西两侧各有1个200米和400米的运动场,南边为办公楼-图书馆、礼堂-综合实验楼,东南角上规划有纪念馆和纪念广场,中东部有16个篮球场错落在建筑群中,这一切都凝结着他的汗水与心血。2009年5月12日14时28分,项目按时开工,背后是他组织了足足十一轮设计评审的努力。


作为雄安建设者,实干精神更是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芮国存每天的工作都是从前一天晚上开始的,在晚上开碰头会,与同事、总包、监理们一起分配布置第二天的任务,为了保证工作效率,每一个任务的时间节点都布置得十分明晰。为了保证工程按部就班地执行,在建设前,芮国存就带领团队预想工程重难点,有针对性地提出保障措施。他制定的“超高颗粒度总控计划”具体到每项任务,每天约有2000多条控制计划,而一般的普通项目只有三四百条。每天的会议上,他都要逐条检索2000多条计划的进展情况,切实保证整个建设进程。这样的会往往要开到晚上十点,十一点左右将各个细节全部敲定后,他才会离开办公室,第二天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。就这样,当第112个夜晚降临时,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建成了。


3

成长:明确方向,从容前行

十三年前,决心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的芮国存,看到鱼龙混杂的社会百态,在心底默默写下了未来十年的人生目标。


“十年后,做一个‘深谙世事,但并不世故’的人”。在岁月的洗练下,芮国存读懂了许多,也更坚持自己,不随波逐流。在建筑领域从业十余年,始终怀抱热忱,初心不改,正是他践行对自己的承诺。大工浓厚的学习氛围,教给了他“持续学习”的习惯。十三年前的少年还告诉自己,未来要成为一名专业精英。十几年来,他一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,持续培养自身能力。管理能力、经营能力、综合运营能力、战略能力、专业思维都得到大幅提升。“当‘厚积’到一定程度时,自然会有更好的机遇‘薄发’。”


在建筑工程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,他笃定地说,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自己喜欢的事,专业技能和经验得到有效发挥,这就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。”


如今的芮国存,已不再是初入社会的毛头小子,带着过往的积淀,坚定眼前。脚下的路已经越来越清晰,在这条路上他将继续踏步,从容向前。


福利时间到!请为大工点666个赞点够666留言区点赞数前5名将获得精美礼物哦(截至21日晚十点)


视频来源 | 新闻联播

图片来源 | 芮国存

文字来源 | 校友工作处

文字作者 | 王昕彤

通 讯 员  | 张璐

编辑排版 | 金千卉 王钟禹

责任编辑 | 周学飞

近期精彩内容

19/690!紧随清华北大,大工位居第三!

刚刚,这两位大工人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表彰!向他们致敬!

教育部长陈宝生《人民日报》撰文:中国教育,波澜壮阔四十年 | 聚“教”40年①

东北高校首次获此殊荣!为大工人点赞!

程耿东:全“力”以赴 !致敬改革开放国家派出访问学者中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!

为大工,集齐666赞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